葡萄酒从诞生开始似乎就是神的宠物。古代希腊、罗马、埃及神话故事中的酒神都与葡萄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。即使是在《圣经》中,也随处可见葡萄园与葡萄酒的相关记载。据研究发现,至少在7000年以前,人类就已经开始饮用葡萄酒,葡萄酒的历史几乎是和人类文明一道开始的。千百年过去,无数的艺术家、音乐家、文学家都对酒神的恩赐大加称颂。在西方国家,葡萄酒文化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,已经完全融入到宗教、政治、文化、经济,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 分。而今,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,在饮用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。但是,在大部分人的眼中,葡萄酒仍然是远渡重洋而来的神的宠物,是上流社会身份与品位的象征。“神坛”上的葡萄酒离我们的生活到底还有多远?
人眼中的葡萄酒
在,接触葡萄酒的人越来越多,但是真正了解葡萄酒的人却是少之又少。对于的老百姓来说,葡萄酒在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?一位葡萄酒饮用者如是说:“我次喝葡萄酒是在一次商务宴会上,当时是在酒店里举行的自助餐聚会,餐桌上摆着很多斟好的红酒,好像种类挺多的,可以自己选择。我以前根本没喝过,也不知道该喝什么。正好一个朋友走过来跟我聊天,我就随便拿了一杯,端起来跟他干杯,当时就觉得嗓子里酸酸的,还有点涩,感觉跟喝饮料似的。”
西方人讲求事物的本质,而东方人讲求事物的象征意义,从葡萄酒来看,西方人要喝葡萄酒,关键看这酒是不是对自己的胃口,看这酒里的滋味如何,比如说白葡萄酒有柠檬、苹果、荔枝,红葡萄酒有香草、樱桃等等。而东方人喝酒,从沟通的角度来看,要做成生意、要与别人建立友好关系,请喝的酒是不是等等。从传统习惯来看,春节到了,要喝酒,要喝红的,因为红的喜庆。而从现代所谓的时尚来看,结婚了,如果没有葡萄酒,那就是老土的婚礼,太赶不上潮流了。
因此,很多人喝葡萄酒,并不是因为喜欢,或是将其当作品位的象征,或是想通过喝葡萄酒来增强身体健康,对于葡萄酒本身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并不了解,从而失去了葡萄酒本身的独特风格和品位葡萄酒的真正乐趣。
葡萄酒文化发展的滞后
葡萄酒生来就带有文化的背景和色彩,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葡萄酒是多样的,葡萄酒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,葡萄酒和葡萄酒文化是需要交流的。我国是一个以白酒文化为传统的国家,白酒也被广泛地用于朋友相聚、婚庆、各种开业典礼等喜庆场合。而作为“舶来品”的葡萄酒只是近10年来才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识。在,由于葡萄酒文化推广的滞后,喝葡萄酒加雪碧、可乐和冰块等添加物蔚然成风,令那些老牌的葡萄酒生产国瞠目结舌。葡萄酒至今仍保持着固有的休闲、浪漫的文化气息,成为高尚的社会地位的身份和象征,葡萄酒文化尚未形成,更别说推广了。因而使之严重脱离了广大的消费者,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。
葡萄酒产业发展到现今,迫切需要构建一种崭新的文化,一种能够与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、与当今经济、社会和生活想匹配的文化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,西方文化与我国的文化进一步交流,这非常有利于我国葡萄酒文化的培植。然而文化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,需要一点一滴地构建起来。因而从社会文化的影响来看,目前我国尚缺乏推动葡萄酒业新消费高潮的足够的文化基础。
发展葡萄酒文化,应该首先体现在大众性上,而不是曲高和寡、孤芳自赏。要让我国葡萄酒消费量大幅度提高,一靠价格,二要靠文化传播,二者缺一不可。其中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更为深远、长久。让消费者喝出健康来,喝出精彩的杯酒人生来。这将是葡萄酒文化构建的核心工作。
葡萄酒的汉化
目前,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。虽然近年来由于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生活水平、消费水平的提高,葡萄酒产业无论是产量还是消费量都有了长足的提高,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,但是由于苍白的葡萄酒文化,异国不同的消费者口味,高额的进口税收及复杂的销售渠道等种种原因,葡萄酒产业的整体发展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。
如何才能打开的葡萄酒市场?一直以来都困惑着国内外众多的酒商和酒厂,绝大多数外国酒商都认为是全世界难以理解的也是难以克服的市场,而他们的难以克服其实是难以克服的文化和传统的习惯。而他们历来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来做,认为人不懂酒,唯有他们的方式和方法是进的,但结果呢?经过这么多年,大家都看到了,这是行不通的,特别是这种方式和方法带着傲慢的气势,尤其是以浪漫,高雅自居的法国人,但是要知道有五千年文明的真要研究葡萄酒,这并不算很复杂的课题。
很多葡萄酒消费者不愿意听有人说,喝葡萄酒应该这样,不应该那样,什么酒杯选得不对了,配餐配得不合适了等等,让消费者觉得厌烦。他们认为葡萄酒也是酒,它是饮食生活中的内容,喝得舒服,喝得痛快,让人们获得放松,享受才是重要的。
为此,有人提出要“汉化葡萄酒”。所谓“汉化葡萄酒” 指的是以文化和习惯为本,将葡萄酒嫁接过来,用汉语的语境来表达葡萄酒的意涵,通俗一点讲,既以人的方式和方法以及认知度来解释葡萄酒。如果是用一棵葡萄树来形容的话,葡萄的根必须是扎在土地上的根,而嫁接的接穗是西方的,因为葡萄酒毕竟是西方文明。
西方人和东方人由于共性的饮食习惯,他们也会表现出共性的地方,但西方人就是西方人的,东方人也是东方人的,这是无法搀和的。西方人有他们自己认同的酒评人,而东方人也将会有自己国家的酒评人。
要让葡萄酒真正走下“神坛”, 真正进入市场,进入寻常百姓家,不是几个专家和数字说了算了,买单的还是消费者。要让富裕起来的人知道喝葡萄酒的好处、如何喝葡萄酒、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葡萄酒,而不能只是把葡萄酒当成“品位、高雅”的代名词,要让更多的老百姓喝得起,喝得爽,这也许正是葡萄酒走下“神坛”后在的出路。目前,无论是在琳琅满目的超市,还是在名目众多的酒吧,各式餐厅,从老牌葡萄酒生产国法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,到新世界葡萄酒出产国澳大利亚、美国、智利等,再到国产的葡萄酒比比皆是。葡萄酒的种类已让一般消费者目不暇接。而且,经常喝葡萄酒的人还会感受到不少进口葡萄酒的价格更加大众化了,在超市找到一款低于100元标价的洋葡萄酒不仅不是难事,而且还常有数个品牌供选择。所以宣传葡萄酒的人在发展葡萄酒产业,推广葡萄酒文化时,不要把它当作学问去教育消费者,更不要把它当作“神物”让消费者去仰视,而是要给大家提供更多的选择,只要是消费者喜欢的,那以后一定会有发展的前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