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可否认,黄金周的设立,对于我国经济的拉动和人们的休闲起到一定的作用,但是矛盾也日益凸显。实践证明,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是商家的“黄金”周,却不是国民的“黄金”周,全体国民一起休长假,集体出游、购物,致使有限资源与庞大人群的矛盾加剧,如交通运力与游客数量失衡,景点容量与游客数量失衡等,宾馆、餐饮价格暴涨,服务质量下降,交通拥塞……这说明,集中休假制度并不是选择。
从商家角度看,他们也未必是黄金周的终受益者。因为从短期看,黄金周虽然给旅游业、服务业带来的商机,但每次黄金周集中消费后,都会有几个月的消费低迷期,呈现出一种“忙时忙到死,闲时闲到死”的状况。另外,还有不少专家教授和业内人士认为:黄金周并不能给社会真正创造社会经济效益,黄金周的消费,无非是金钱“左手”交“右手”的流转,而不是效益的增加。
从百姓个体而言,享受黄金周的根本目的是休假,刺激消费,只不过是休假衍生出来的附属性产物。但每次黄金周过后,不少人的感受恐怕是一个字就能概括:累!能不累吗?你看,坐车,车票涨价,路难行;住宿,客房涨价,有的人甚至只能露宿街头;购物,物价贵,顾客挨宰成为家常便饭;旅游景点人满为患,有人排队几个小时仍然看不到景点……本来是让人休闲娱乐的黄金周,却成了“受难周”、“挨宰挨坑周”,成了商家的“发财周”。
那么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休假方式?简而言之,就是轻松愉快的,不劳累的,让人的身心得到愉悦的放松,以利于更好地工作、生活和学习,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。很显然,目前这种集中式休假、以商机为主导的黄金周,违背了百姓的休假初衷,无法让百姓真正休假。窃以为,黄金周不是一种理想的休假制度安排,已经到了该寿终正寝的地步。
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休假方式?现在的“建议”也是莫衷一是,比如有的建议实行“错时休假”制度;有的建议适当缩短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7天长假,增设清明、元旦长假等。但更有众多专家、旅游业内外人士开出的“”——个人带薪休假制度。
其实,解决目前黄金周的困境,满足百姓的休假制度,根本的还是要完善职工的带薪休假制度,使之成为常态,让集中式休假变成分时式休假。